为进一步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开展第33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9月21日,林芝市工商联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法律维权服务专题培训会。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裴红梅主持并讲话。林芝市、巴宜区工商联机关干部,民营企业家副主席(副会长)、商(协)会负责人、民营经济人士代表共5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通知》《最高检印发<关于依法惩治和预防民营企业内部人员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犯罪、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
此次专题培训特别邀请了市委党校理论教研室副主任、讲师卓玛和西藏琪格律师事务所张斌律师分别作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和《企业和企业家刑事法律风险防控》专题讲课。
卓玛同志从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西藏民族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动指南三个方面全面系统解读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解读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内容丰富,逻辑严谨,思想深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对于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加快两个健康发展、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磅礴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斌律师从民营企业日常管理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入手,主要讲解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刑事风险防控及企业合同签订的注意事项等方面的法律知识,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多角度为企业家如何应对、防范与管理法律风险提供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为我们民营企业进一步了解可能的违法行为、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密切关注法律变化、与行业同业者保持良好关系,切实降低刑事法律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
会议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广大民营经济人士要以更加坚定的行动,肩负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会议要求,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引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9月19日,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在拉萨开幕,王君正书记出席并作主旨演讲。王君正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的热切期望,也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西藏担当。”我们今天举办的专题培训会意义重大,贴近实际。希望工商联系统干部和广大民营企业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与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新旧西藏对比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结合起来,用民营经济人士听得懂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面向广大民营经济人士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传递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进一步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良好氛围。二要强化法律维权服务力度,增强企业家的刑事风险防控意识。刑事法律风险是指企业或企业家与刑法相关的可能违法行为造成的法律风险。一旦企业或企业家涉及刑事违法行为,将面临严重的刑事责任,包括巨额罚款、牢狱之灾甚至企业关闭等后果。为了避免这些风险,企业家们应该了解并严格遵守与企业相关的刑法规定。希望广大民营企业一是要了解什么行为可能构成刑事违法。例如,财务犯罪、商业诈骗、腐败行为等都属于常见的刑事违法行为。企业家需要清楚地了解这些行为的定义、违法情节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只有明确了解各种可能的违法行为,企业家才能够更好地规划和预防刑事法律风险。二是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企业内部的运作和决策符合法律要求。内部控制体系应该包括合规部门、风险管理机制以及合规培训等方面。员工应该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企业的合规要求,并意识到违法行为的严重性。同时,企业内部应该建立严格的监督和审计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违法行为。三是要与工商联和司法部门组织合作,确保企业在法律层面上得到全面的支持和指导。工商联和司法部门可以帮助企业分析和评估潜在的法律风险,并提供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例如,林芝市工商联与林芝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服务保障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改革开放先行区的合作,与检察院成立林芝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理委员会成立并出台系列实施办法,以及邀请法律顾问坐班现场咨询解答等都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重要举措,大家要积极利用资源,合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四是要密切关注与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变化。法律环境是时刻在变化的,企业家要及时了解最新的法律要求和规定,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只有保持对法律环境的敏感性,企业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应对刑事法律风险。五是要与行业协会和同业者保持良好的关系和沟通。参与行业组织或协会可以获取与业务相关的最新信息,并了解其他企业面临的法律问题和解决方法。通过与同业者的交流,企业家可以汲取经验教训,更好地应对刑事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