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焦点新闻政务新闻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纪实

发布时间:2019-07-08 | 信息来源: | 浏览次数:1571
 
  “这次机构改革是对党和国家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一次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我们整体性推进中央和地方各级各类机构改革,重构性健全党的领导体系、政府治理体系、武装力量体系、群团工作体系,系统性增强党的领导力、政府执行力、武装力量战斗力、群团组织活力,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能解决的难题,理顺了不少多年想理顺而没有理顺的体制机制,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主体框架初步建立,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日前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这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改革作出深刻总结。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其中明确提出要“统筹党政群机构改革,理顺部门职责关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2018年2月,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机构改革问题,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一年多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从中央到地方,上下同心、扎实推进,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呈现出气势如虹、势如破竹的崭新局面,各项改革部署迅速落实到位、积极效果逐步显现。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得到有效落实,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机构职能体系更加健全;党和国家机构职能实现整体性重构,机构履职更加顺畅高效,各类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更加适应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省市县主要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同中央保持基本对应,构建起从中央到地方运行顺畅、充满活力的工作体系;跨军地改革顺利推进;同步推进相关各类机构改革,改革整体效应进一步增强。”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放在全面深化改革大盘子里谋划推进的,是我们打的一次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性战役。要用好机构改革创造的有利条件,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新成效,推动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概括,既是对一年多来中央和地方推进这项重大改革任务的充分肯定,更是对继续推动改革向着既定目标不断迈进的再动员。
 
  重大政治决策 深刻历史变革
 
  一组数据,形象地展现出这场改革的态势:
 
  ——中央和国家机关层面,这次机构改革涉及180多万人,涉及管理体制、机构设置、职责和人员调整的部门达80多个;新组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3个、更名4个,不再保留党中央议事协调机构4个、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2个,组建和重新组建部级机构25个,调整优化领导管理体制和职责部级机构31个。其中,核减部级机构21个,核减班子正副职数58名;减少设置部长助理部门9个,减少职数25名。
 
  ——中央层面有39个部门重新制定了“三定”规定、25个部门调整了职责。重新制定“三定”规定的部门,同划入基数相比,共精简内设机构107个,精简15.4%;精简司局领导职数274名,精简10.8%;精简编制713名,精简3.1%。地方省级层面,党政机构较改革前减少8个,减少0.43%;行政编制减少1343名,减少0.6%。市级层面,党政机构减少1501个,减少7.23%;行政编制减少461名,减少0.03%。县级层面,党政机构减少5362个,减少5.26%;行政编制减少3092名,减少0.14%。
 
  更深层次的,则是数据背后党和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的深刻调整和全面优化:
 
  党中央职能部门、办事机构、派出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设置进一步优化,党政职责关系进一步理顺。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及其省级人大、政协专门委员会设置得到优化。国务院机构优化调整,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职能得到加强。按照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重点对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国土空间规划、城乡污染排放监管、农业投资项目管理、反垄断执法、城乡医疗保障、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应急管理、援外工作协调、自然保护区监管、国家物资储备等职责作了调整优化,解决了60多项长期存在的部门职责交叉、关系不顺事项。统筹推进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派出机构整合划转,将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关。国地税征收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完成。有序推进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交通运输、农业等领域综合执法改革,大幅减少执法队伍种类……
 
  无怪乎海外媒体用“力度空前”“出乎预料”来评价这项改革,认为其影响面之广前所未有,触及利益之深更是前所未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面临着新课题。
 
  一些领域党的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还不够健全有力,保障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一些领域党政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权责脱节问题比较突出;一些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责划分不够科学,职责缺位和效能不高问题凸显,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领域中央和地方机构职能上下一般粗,权责划分不尽合理……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有着深邃的思考:
 
  “党政机构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层建筑就要适应新的要求不断进行改革。”
 
  “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贯彻落实,都要放到新时代背景下、站在更高层次上来认识和把握。”
 
  本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下定决心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障碍和弊端,以适应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要求。
 
  党中央明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武装力量体系,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推动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协调行动、增强合力,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早在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就要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对深化机构改革进行调研。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深化机构改革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担任全会文件起草组组长,亲手掀开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大幕。
 
  一年多来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政治决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党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改革的组织实施是坚强有力的,充分体现出全党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充分反映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产生的良好政治效应,充分彰显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上下同心 科学指引
 
  2018年3月23日,北京市平安里西大街41号。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全文公布后仅两天,新组建的国家监察委员会正式揭牌运行。这被外界视作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铺开的标志。
 
  这是一份体现改革阶段性成果的时间表——
 
  2018年4月20日,随着公安部消防局机关及直属单位全部完成转隶移交,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涉及的部门全部完成转隶组建、挂牌、集中办公和以新机构名义开展工作;
 
  9月13日,《海南省机构改革方案》印发,成为首个获得党中央批准的省级机构改革方案;
 
  11月11日,上海市委和市政府召开机构改革动员会,明确机构改革任务书,我国31个省份机构改革方案至此全部“出炉”并对外公布;
 
  2019年3月底,按照党中央确定的时间表、路线图,机构改革各项任务总体完成。
 
  在这一进程中,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两次召开会议,听取中央层面和地方机构改革组织实施情况汇报,及时总结工作经验,部署改革后续进程。
 
  在改革实施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自始至终关心指导,亲力亲为,亲自审定了改革组织实施方案和各部门工作方案,亲自签批各部门“三定”规定,亲自协调重大政策问题,涉及各类文件多达190多件。在一些改革的关键时刻、关键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果断拍板、一锤定音。
 
  在习近平总书记坚强领导下,机构改革协调小组先后召开3次小组会议和3次改革推进会议,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重大分歧180余件次,确保机构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加大统的力度、明确改的章法、做好人的工作、执行严的纪律,对照改革路线图、时间表,抓方向、抓机制、抓关键、抓难点、抓制度、抓法治、抓纪律,推动改革蹄疾步稳向前推进。
 
  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原则,确保改革有条不紊进行,各项工作平稳衔接——
 
Copyright © 2002-2018 西藏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藏ICP备16000010号-2
主办单位:西藏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联系方式0891-6333086) 技术支持:西藏高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