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习近平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鞠鹏/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7月21日主持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就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等提出明确要求,展现了特殊时期,党中央面对各种风险挑战,统筹国内国际局势,毫不动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为各类市场主体实现更好发展注入强大信心和动力,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提供了重要遵循。
2018年,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六稳”方针,中国经济在“六稳”的发力下,成功经受住了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保持了平稳发展。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国经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4月,党中央提出落实“六保”的任务,形成了新的工作框架。
“六稳”“六保”皆以“稳就业、保就业”为首,保就业就意味着要保护好企业、保护好市场主体。数据显示,到2019年底,我国已有市场主体1.23亿户,其中企业3858万户,个体工商户8261万户,数量比重大,带动就业人口数以亿计。这些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保市场主体对稳住经济基本盘意义重大,必须加快相关政策落地,为企业渡过难关、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一段时间以来,中央和地方出台多项助企纾困举措,为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提供了必要保障。然而,市场主体还面临许多痛点、难点、堵点。
针对民营企业最关注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中央此前已作出了“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把资金用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上”“降低融资成本和房屋租金”等部署。在这次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要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更加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政策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要继续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要强化对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发展普惠金融,有效缓解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各级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要主动作为,发挥企业发展助推器的作用,帮助企业爬坡过坎。
同时,保市场主体还要为企业创造更适宜的发展环境。总书记强调,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一方面,要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形成长期稳定发展预期,让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另一方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帮助市场主体解决生存和发展难题,以优质公共服务让企业家不断增强信心,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舒适度和安全感,实现更大发展。
总书记在座谈会上还特别提到,高度重视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个体工商户是数量最多的市场主体,数量已达8200多万,直接带动就业人口超过2亿。因此“要积极帮助个体工商户解决租金、税费、社保、融资等方面难题,提供更直接更有效的政策帮扶”。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冲击,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中央到地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普惠面广的税费优惠政策,阶段性减免各项缴费,并合理调整了定期定额的个体工商户经营额,减免经营用房租金等支持。
通过政策支持和企业自身的努力,中国经济在本次抗疫战中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我国经济从一季度下降6.8%,到二季度增长3.2%,实现了“由负转正”,我国也成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世界上首个实现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真抓实干,多举措出实招保护市场主体,支持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经营者生存发展,引导民营企业走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真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