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阿里地区工商联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促进非公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促进“两个健康”为第一目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创新思路,拓展服务,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取得良好成绩。
一、阿里地区地、县工商联“两支队伍”建设情况
1、阿里地区工商联现有编制人员9名,实有干部6名。
2、县级工商联建设情况。噶尔、改则两县工商联机构已向地区编办申请县级机构编制,但尚未落实。
3、2014年度,阿里地区共有会员162名,其中,地区工商联直属会员24名,直属会员企业26名,各县现有会员112名,其中,噶尔、改则2县新增32名。
4、全地区非公经济组织12个,党员173名。其中,党总支1个(个体私协党支部),党员92人;联合党支部5个,党员45人;企业党支部6个,党员36人。在全地区非公经济组织中,7家建立了工会组织,4家建立了团组织,1家建立了妇代小组。预备党员转正式党员13名,积极分子转预备党员16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8名。
5、商会组织建设情况。全地区商会组织2个。其中,西藏阿里川渝商会于10月30日正式成立,共有26名四川籍、重庆籍企业入会。为阿里地区首家异地商会组织。
二、工作情况
1、非公经济发展情况。截止2014年11月底,全地区非公经济市场主体6071户,注册资本总额12.2亿元,同比增长5.3%、16%。其中:有限公司144户,注册资金7.25亿元;私营企业65户,从业人员847人,注册资金0.94亿元;个体工商户5759户,注册资金3.21亿元,从业人员10224人;专业合作社103户,成员总数13133人,注册资金0.79亿元。税收部门组织税收2.3亿元,其中,非公经济税收2.024亿元,占总税收的88%。
2、基本工作情况。一是深入开展维稳工作,确保了会机关和会员企业的安全稳定。二是认真开展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是进一步加强了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建设工作。下发了《阿里地区非公经济党工委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将3家非公经济企业党支部列入地区非公经济党工委直属管辖,将1个党总支部、4个非公企业党支部列入地区工商局管辖。组织开展了庆“七一”联欢晚会,举办了篮球、拔河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等。四是创新服务工作,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通过调研、座谈等形式,收集梳理发现影响和制约阿里地区非公经济发展的11项困难问题。立足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积极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协调合作,组织开展专题讲座,帮助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10余件,涉及资金30余万元。组织开展调研非公经济企业申报扶持资金项目3次,申报专项资金5个,涉及资金1500万元,开展项目落实工作,涉及资金150万元,组织开展项目验收工作,涉及1家企业,项目资金100万元,发放项目尾款20万元。筹措20万元资金,帮助阿里港城免蒸加气砖厂解决资金周转难问题,确保企业新产品正常生产。汇报争取、协调各方解决非公经济企业融资难问题。目前,行署已批示将阿里地区非公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列入2015年地区财政预算,并逐年递增。五是完善自身建设,推进非公经济基层组织建设。会机关办公楼维修工作于11月正式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