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新闻资讯市地动态

昌都市非公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18-12-26 | 信息来源: | 浏览次数:1646
 

    近年来,昌都市非公党工委认真按照昌都市委关于开展好非公党建工作的安排部署,积极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双覆盖”工作,定期开展非公党建工作调查研究,积极履职组织开展非公党建党员的教育培训、管理服务和发展党员工作,探索非公党建工作新路子,非公党建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截止目前,全市共有非公党支部27个、党总支1个,与2013年相比增加党支部14个;非公党员366名(其中预备党员35名),与2013年相比增加党员168名。非公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工作中也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合力逐步推动解决。
    一、非公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体制机制不顺、不健全的问题。如在无党组织企业中发展党员时,因其他企业党支部党建工作任务重、能力弱,没有对应的党支部挂靠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非公党员入党的体制不顺;县一级非公党建工作的机构不健全,目前11县(区)中,除芒康县外,其余县均未成立非公党工委和非公党工委办公室,无专门从事非公党建工作人员;联合推动“双覆盖”工作的制度不健全,我市及11县(区)非公党建和非公党员的日常管理工作,涉及到工商联和工商局两个部门,两个部门在非公党员的管理和发展中存在党组织和党员数据重复,工作重复和缺漏的情况,导致“双覆盖”工作进展缓慢。
   二是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综合素质偏低、党建工作经验和业务知识缺乏。在现有的27个党支部、1个党总支中,非公党建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水平普遍偏低,党建工作能力弱,推动党建工作成效不明显。非公党员的党员意识弱、党性观念不强,党员作用发挥不突出,思想教育亟需加强。
   三是农牧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存在“挂空挡”问题,虽然非公企业党支部多数与村(居)党支部混合组建,但因缺少专门的党建工作力量和人员指导,在部分县区农牧区的非公企业中存在无人开展党建工作或党建工作开展不到位的情况。
   二、 加强非公党建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体制和制度环境。对此建议:一是按照中央要求和法定原则,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和设置党建工作机构。县一级要尽快建立非公党工委,统领非公党建工作,设立非公党工委办公室,配齐非公党建工作力量,推动非公党建工作。二是建立非公党工委办公室和工商局相关科室联合推动“双覆盖”工作责任制度、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全市推动非公党建工作的合力。三是建议在无党组织企业中发展党员时,挂靠在工商联机关党支部培养教育,向市非公党工委报批和备案。
    (二)加强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按照有利于加强党对农牧区非公企业的政治领导、有利于开展党的工作、有利于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的原则。根据农牧区非公企业的需求,建议由选派村(居)党支部书记兼任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具体负责提高农牧区企业法人对党建工作的认识,加强与非公企业法人的联系、沟通,帮助他们解决非公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积极主动地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争取他们的支持与理解,增强其支持党建工作的自觉性,营造在农牧区非公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从而推动“双覆盖”工作取得新成效。
    (三)加强非公党建工作者和党员的培训。建议:一是把非公党务工作者和党员纳入全市党务工作者和党员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市非公党工委办公室配合市委组织部抓好示范培训,县工商联配合县委组织部抓好普遍轮训和任职培训,党组织书记每年至少参加1次集中培训。二是在非公党建工作者培训方面,要重点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党务知识、群众工作方法的培训,强化党务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党建工作能力;在党员的培训方面,重点开展党的基本知识、“四观两论”和创业就业技能的培训,引导党员增强党性观念、国家观念、法治观念,做推动发展、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带头人。
Copyright © 2002-2018 西藏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藏ICP备16000010号-2
主办单位:西藏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联系方式0891-6333086) 技术支持:西藏高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