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新闻资讯全联动态

高云龙同志在全国工商联推进境外工业园区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9-01-11 | 信息来源: | 浏览次数:1544

(2018年12月12日)

 

首先,感谢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中国贸促会和中国银行等有关单位同志出席此次大会并作了针对性的发言,对于我们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全国工商联和中国银行刚才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国银行11月9日刚刚出台了《中国银行支持民营企业二十条》,今天又与全国工商联签约,充分体现了中国银行支持服务民营企业是一贯的,是务实而有效的。

下面,我就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就加快民营企业高质量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境外工业园区转型升级讲三点意见。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振民营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信心

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反复强调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重要地位,肯定民营企业在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肯定改革开放40年以来,民营企业作出的重要的贡献。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科学回答了当前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最紧要最现实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澄清了一些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错误认识,回应了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所思所忧所盼,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出的最系统、最全面、最权威的声音,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017年民营企业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进出口总额达到6000多亿美元,占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贸易总额的43%。下一阶段“一带一路”工作的重点就是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民营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工作。他强调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贸易合作加快推进,成为我们外部经济环境的新亮点,民营企业要拓展国际视野,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二、充分认识境外工业园区在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我们也要清楚看到,民营企业在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舞台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从外部看,中美贸易摩擦所反映的部分国家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趋势抬头明显;从内部看,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配套政策,“绿色通道”落实还不到位;从自身看,民营企业经营合规度不够、抱团走出去意愿不强、国际化经验不够丰富、高质量走出去能力不足等情况依然存在。

加强境外工业园区建设是推动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有效平台。境外工业园区不是单一的企业,而是集群式的平台。民营企业主导的境外工业园区,像刚才典型发言里提到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 “泰国罗勇工业园区”都是充分遵循市场规律,形成了“产业生态,联动发展;市场运行,滚动发展”的宝贵经验,实现了园区与东道国、入园企业三方的合作共赢。境外工业园在促进民营企业抱团走出去和上下游产业链协同走出去,抵御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势头,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境外工业园区是民营企业走出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境外工业园区多是中国企业与东道国政府意愿与能力的结合,为两国经贸合作交流搭建的平台,东道国政府和企业对园区建设有较强期待,无论是资源、政策还是资金都会对园区有所倾斜。同时境外工业园区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和上下游产业协同,对民营企业抱团走出去而言,是最适合的集聚平台,是全球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

境外工业园区是民营企业应对贸易壁垒的有效手段。今年上半年,全球投资总额再次下降41%,处于历史低位,全球长期贸易增速呈下降趋势,给我国经济和市场预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民营企业占我国出口总额的45%,一些民营出口企业必然会受到影响。其中,钢铁、铝、光伏、轮胎等产品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受害者”。但一些境外工业园区所在的国家还享受着许多“优惠政策”,在应对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壁垒中有特殊优势,比如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所在国柬埔寨目前就还享受着与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的普惠制待遇甚至是额外关税优惠的待遇。因此,“中国生产+柬埔寨制造”的境外工业园模式是民营企业应对高关税、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有效手段。

境外工业园区是民营企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良好平台。近年来,在轻工、纺织、建材、五金等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行业中,部分民营企业面临劳动力成本高、环保压力大、市场容量饱和等瓶颈。但与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同类产业相比,这些企业在技术工艺、产业经验等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通过向境外工业园区有序转移国内优势产能,可以置换发展空间,充分发挥相关产业技术设备优势,延长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生命周期,逐步化解国内市场出清带来的各种不确定冲击,并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发展空间,实现“腾笼换鸟”。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许多境外工业园区,尤其是以民营企业为主导的工业园区先行先试,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境外工业园区和入园企业,刚刚发言的几位企业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境外工业园区也面临着东道国投资环境欠佳、资金和政策支持不足、企业海外经营人才短缺、产业定位不够明确等问题,这些问题都要结合实际,逐一细致地梳理研究,进行解决。

三、充分发挥工商联、商会及龙头民营企业在推进境外工业园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境外工业园区建设意义重大,对于民营企业走出去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和“1+1大于2”的叠加效应。各级工商联和商会组织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服务国家战略大局出发,积极引导服务有条件、有实力、有准备的民营企业助力境外工业园区建设,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广大参与园区建设或入园发展的民营企业要坚持新发展理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推进自身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走出去。

一方面,各级工商联和商会要努力提升引导服务能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工商联和商会要把引导民营企业合规经营,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积极推进境外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引导服务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工作重点,做到企业走到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园区建到哪里,商会就要跟到哪里。要根据园区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商会,及时掌握、梳理相关问题,向工商联及时反映;要围绕本地区优势产业或者重点打造的境外工业园区制定民营企业境外工业园区指南,务实有效开展宣传推介,积极帮助民营境外工业园区和民营企业进行“点对点”招商服务,提升园区推介实效性、降低企业走出去盲目性;要深化与商务主管等政府部门以及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沟通协作,为民营境外工业园区以及入园民营企业争取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要结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工商活动、“一带一路”专题大调研等国际合作系统重点工作加强对民营企业境外工业园区的专项研究,总结宣传运行成功经验;有条件的商会组织要与民营企业境外工业园区开展区域对接、行业合作和优势嫁接活动,为会员企业提供项目信息、商务考察、政策咨询、产权办理、员工培训等服务,引导上下游会员企业依托园区抱团走出去,提高组织化程度。

另一方面,要鼓励企业探索园区发展新模式。境外工业园区投资经营牵涉面广,涉及利益群体多,对企业海外经营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境外工业园区主导企业要进一步探索开发建设的新模式,加强与区内企业协调,通过商业地产开发、产业链建设、服务增值等多种方式,拓宽园区开发的业务领域,逐步建立成熟稳定的盈利模式,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同时,要不断提高企业海外竞争力,加强与东道国的沟通协作力度,增强对东道国本地就业、产业带动和辐射等作用;入园发展企业要根据自身行业属性,选择投资环境、商业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协同发展能力相匹配的工业园区进行发展;要依法合规经营、注重公益慈善、保护当地环境、树立良好信誉、重视本土化工作,重视与当地企业或者在当地有多年经营经验的成功企业合作,注重雇佣当地的人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境外工业园区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依靠金融机构,形成工作合力。今天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贸促会、中国银行的同志都来给予支持,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工商联工作的支持,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支持。希望大家今后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境外工业园区建设,支持民营企业扩大对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特别是优先解决境外工业园区以及入园民营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融资难、融资贵甚至融不到资问题,逐步降低融资成本。 
Copyright © 2002-2018 西藏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藏ICP备16000010号-2
主办单位:西藏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联系方式0891-6333086) 技术支持:西藏高驰